ISO14000体系认证对危化品的审核要求
1,现场审核要点
(1)危废识别与分类
查看环评,识别企业的危险废弃物的种类。以及产生危险废弃物的环节(如生产,实验室,生产设备维护,环保设施运行)。
环评是我们审核的基础,也是我们审核的一项重要依据。
(2)贮存管理
• 贮存设施(危废库):
是否满足“防渗、防漏、防扬散”要求(如防腐地面、围堰、泄漏收集池)。
标识是否规范(标签包含危废名称、代码、危险性符号等)。
分区存放是否合理(不相容危废分开贮存,如酸与碱)。
• 现场检查:
是否存在混放、超期贮存(贮存时间原则上不超过1年,最新规则没有1年的硬性要求了)。
应急装备(灭火器、吸附材料)是否配备。
是否实施双人双锁,还是一个人拿着两把钥匙。
(3)转移与处置
• 转移联单:
核查转移联单(五联单)是否完整,接收单位是否具备危废经营许可证。
联单信息(种类、数量、运输单位)与实际是否一致。
• 处置合规性:
签订的合同是否还在有效期内。
委托处置单位的资质是否在有效期内,合同是否明确环保责任。
危废运输是否由有资质单位承担。
(4)过程记录与台账
检查危废产生、贮存、转移台账,确认数据逻辑性(如产生量≈转移量+库存量)。
抽查近期转移记录,核对联单编号、日期、签字等是否完整。
(5)应急管理
应急预案是否备案(环境应急处置计划和安全的应急预案备案要求不一样的),是否包含危废泄漏、火灾等场景。
现场询问员工应急程序(如泄漏处理流程),检查应急演练记录。
(6)人员培训
核查危废管理人员培训记录(内容需涵盖法规、分类、应急措施等)。
现场抽查员工对危废分类、标识等知识的掌握情况。
2. 常见不符合项示例
• 严重不符合:
危废非法倾倒或交由无资质单位处置。
贮存设施严重缺陷(如无防渗措施)。
• 一般不符合:
台账记录不全、标识缺失。
员工未佩戴防护用品(手套、护目镜)。
3. 审核报告与跟进
记录证据:必要时,拍照留存问题点(如标识不清、泄漏痕迹),也可以让陪同人员做好记录或拍照。
开具不符合项:引用具体法规条款(如“违反GB 18597-2023的具体某个条款,补充一下,GB标准是强制的,无论如何要执行。不符合不要仅仅停留在GB/T24001这样的管理体系标准上)。
整改验证:要求企业提供整改证据(如维修记录、整改有的照片、培训证明)。
5. 特别提示
• 风险思维:关注易被忽视环节(如实验室废液、废弃包装物)。
• 延伸审核:若发现危废管理混乱,需追溯相关过程(如采购环节是否引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