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so9000:2015内审如何基于过程方法来进行?
基于条款的审核:
——检查要求的符合性;
——检查是否满足要求。
基于过程的审核:
——从组织定义的过程及其顺序、接口入手;
——基于经验,尤其是顾客关注的问题,优化审核思路(audit Trail);
——重点关注过程结果,顾客满意,持续改善行动;
——判定质量系统(QMS)对于标准及顾客特殊要求的符合性。
显然,第二种审核(基于过程的审核)才能很好地兼顾符合性与有效性的审核思路。
为了完成“基于过程”的审核,必须理解ISO9001中的过程方法。过程方法的要点如下:
a).理解并满足要求;
b).需要从增值的角度考虑过程;
c).获得过程业绩和有效性的结果;
d).基于客观的测量,持续改进过程。
“理解”和“满足”谁的要求?当然是顾客的要求。谁是你的顾客?下道工序就是我的顾客!
非常正确!“下道工序就是顾客”。比如来料检查过程,谁是顾客?当然是生产制造单位。它们对来料检查过程有什么要求?当然是要求来料符合要求。这可以从一系列的过程业绩指标(KPI)中反映出来,如“上线不良率”,“一次合格率”,“顾客抱怨”等等。
那么如何对“来料检查过程”进行审核呢?ISO9001中推荐PDCA的思考方法如下:
P—策划:根据顾客的要求和组织的方针,为提供结果建立必要的目标过程;
D—实施:实施过程;
C—检查:获得过程绩效及有效性的结果;
A—处置:采取措施,以持续改善过程业绩。
PDCA的方法当然适用于审核过程,只是顺序要重新考虑。汽车行业过程方法中提倡应按照CAPD审核逻辑进行审核。
再看看来料检查的审核思路。
C—检查:先从“来料检查过程”的业绩(KPI)入手。判断指标合理吗?数据及统计的方法可以接受吗?具体可以关注生产制造部门的“来料问题”“FTT”,“顾客抱怨”等等。
A—处置:对于这些问题,业绩指标及实绩可以接受吗?“来料检查过程”的过程所有者意识到了吗?之前的预防措施是什么?有什么纠正/措施吗?有没有改善的空间?
P—策划:来料检查过程是如何策划的?考虑了以前的来料问题吗?来料检查的作业指导书,抽样数,检查项目等能保持满足生产部门的要求吗?(合理性判断)
D—实施: 来料检查是按“策划”的要求进行的吗?过程相关要素如人员能力,职责权限,资源,激励等方面可以足以支持过程策划的方法有效实施吗?如果都“无懈可击”,为什么仍然“顾客”不满意?再从CAPD考虑审核线索。
CAPD的审核逻辑驱使审核员从“条款式”转向“过程方法”,并重点关注“过程业绩”。内审核员如能掌握这种方法,可以极大地提高审核的有效性,使内